我校师生观看学习《中德制造》专题纪录片
来源:教务部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9-04-10

为深入挖掘“德国制造”先进经验,深圳广电集团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考察,调研走访慕尼黑、纽伦堡、汉堡、柏林等近30个德国城镇,精心制作专题纪录片《中德制造》。该记录片包含《基石》、《质量》、《制造者》、《供应链》和《双元制》五集内容,讲述德国企业对最高品质的追求、标准质量体系的建立、对制造业的坚持、优质原材料的探寻以及对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期间也不乏中国企业参与德国制造的纪实内容,该纪录片对我校在教学、实践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93月,根据市领导指示,在我校教务部的统一安排下,各学院(部)组织了《中德制造》专题纪录片观看学习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参与。

312日,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师生在仇明侠副院长的主持下于学术报告厅共同观看了该片。通过该纪录片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的缜密细致,大到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机器设备,小到铅笔、螺丝,德国都做到了极致,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工匠精神”。师生们深有感慨,如何把德国好的教育方式引入日常教学中,怎么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都值得深思,许多同学也表示对于未来有了新的想法和规划。


    312日,创意设计学院于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了《中德制造》学习专会。看罢影片之后,教师们围绕“如何建立像德国一样严格的行业标准”“探索建立适合我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工匠精神”等话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319-21日,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在王红志副院长的主持下,分别组织了三场观看活动。每场观看结束后,学院老师都会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对同学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到铅笔,大到库卡工业机器人等很多我们熟知的品牌或常用的设备都来自于德国制造。德国还有很多制造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他们作为很多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参与到世界制造业竞争中,这让同学们对制造业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同时也感觉到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缩短与欧洲制造业强国的差距。无论教师或学生都从观看记录片活动中受益良多,大家纷纷表示将为实现我国制造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26日,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组织师生在教室共同观看了该纪录片。该纪录片给予学院师生以重要启示,德国制造的华丽蜕变对于中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具有极其深刻的借鉴意义。我们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取学习德国制造的经验,向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高端制造。要让世界国际市场改变对中国制造的传统看法,只有使产品拥有过硬的质量,在传统产业中奋起直追,在高新技术中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做出符合市场需求且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好产品,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与德国企业的合作,可以提高生产链的效率,实现互利共赢。对于一个产品,应该用最大的耐心,将细节做到完美,才能使产品能跨越时间长度,得到人们的认可。

326日,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组织学生观看了该纪录片。纪录片中德国工匠的敬业、严谨、精益求精深深感染了学生们。他们表示,严谨的细节成就德国品质,当今时代“中国速度”得到了普遍认同,但是“中国质量”还有待提高,这部纪录片所展现的德国制造业有许多值得年轻人学习的地方。

329日,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该纪录片。观看过程中,师生们聚精会神,都被德国制造业的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所震撼。纪录片对德国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介绍,着重描述了中德两国制造者在制作过程、制作工艺上的区别,传递了德国深入精髓的“工匠精神”,对我校对标德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观影结束后,多位学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

42日,基础教学部组织教师们观看学习了该纪录片。观看结束后,老师们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观影心得。钟玲老师指出,德国被视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制造”被视为全球高品质的代表,部分原因是他们怀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匠精神”把产品做到极致。人是制造业的基础,人才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为国家培养输送新兴制造业的高端人才,是我们要去考虑的。我校对标德国,正努力打造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应用技术大学,加强研发型、技术型人才培养,而我们教书育人也应该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匠精神,才能够培养出创新应用型人才。另外,在学习德国制造先进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同时需结合传统并主动创新,打造我们自己的高品质品牌。

通过本次观影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成为制造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坚持“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一定能实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目标。



上一条:“四个自信”和人生梦想什么关系?——我校临时党委书记、主任阮双琛为学生上党课
下一条:我校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展智慧教室、信息化调研交流

关闭